不知道什么時候起,“強迫癥”好像變得特別流行:
有潔癖,總是忍不住不斷洗手,他們說你是“強迫癥”;
出了門總擔心自己沒鎖門或者沒帶鑰匙,總是要一遍遍檢查確認才能安心,他們說你是“強迫癥”;
忍受不了無序,一定要將所見之物按一定順序排列整齊才感覺舒服,他們說你是“強迫癥”……
各種“強迫癥”的說法不絕于耳,可是,這些真的是強迫癥嗎?北京301醫(yī)院毛之奇醫(yī)生帶你真正了解強迫癥。
強迫癥是病
強迫癥不是電影大片里那些“有缺陷”的高智商精英人群,不是朋友圈里泛濫的“特立獨行”之人,也不是平日里開玩笑的“完美主義者”、“處女座”。它的本質(zhì),就是病,而且并不高級。
強迫癥是種什么病?
強迫癥的定義為:一種患者不停地重復某種行為(強迫行為)或重復某種思想(強迫思維)的精神系統(tǒng)性疾病,在一段時間內(nèi)患者不能控制這種行為或思想。
強迫癥的特點是在日常生活中,一些毫無意義、甚至違背自身意愿的想法或行為反復侵襲患者,患者雖然體驗到這種想法或行為是源于自身,極力抵抗,但始終無法控制,二者強烈的沖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,影響學習工作、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。
不管是過程還是結(jié)果,強迫癥帶來的永遠只是痛苦,沒有滿足。而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所做的全球疾病調(diào)查中發(fā)現(xiàn),強迫癥已經(jīng)成為15~44歲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。
怎樣的強迫算強迫癥?
強迫癥最主要的癥狀就是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。
一般來說,強迫癥患者會被一些沒有意義的思想侵襲,這些思想反反復復出現(xiàn)在腦海中完全揮之不去。最常見的就是“我的手臟了,上面有細菌,會得病”、“這個東西擺的真亂,我沒辦法不注意”、“出去的時候好像門沒關(guān)好,太不安全了”……
對強迫癥患者而言,這些想法通常關(guān)聯(lián)著比較“毀滅性”的后果,比如手臟會得病,整理不干凈沒辦法做事,門沒關(guān)好會進賊。
隨之而來的,就是相應(yīng)的強迫行為,這些行為往往是為了減輕強迫思維產(chǎn)生的焦慮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動。比如說不停洗手、反復整理、反復檢查等,主要是希望通過這些行為能消除那些強迫性的想法,但是結(jié)果往往無濟于事。因此,很多強迫癥患者會因為強迫想法和強迫行為的尷尬循環(huán)而花費超出正常范圍的時間去重復做一件事,當然,長此以往,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。
大眾往往認識到了強迫癥換證強迫性行為,但沒有認識到強迫癥強迫行為后的結(jié)果。那些所謂的“強迫癥”,或許會因為強迫自己將物品排列整齊后感到愉悅,但真正的強迫癥患者,反復的整理是他們不愿意做卻不得不做的事,他們不會感到滿足,反而會感到焦慮。
前者只是有強迫行為,后者才是真正的強迫癥。很多人可能存在著強迫行為。如果你覺得這個想法、行為不受控制,但如果努力下,還是可以控制住,那就還不是強迫癥。
拯救強迫癥
強迫癥是一種情緒和行為造成的個體困擾,并不屬于精神病范疇,只是神經(jīng)癥問題。盡早就診,強迫癥可以治愈。
強迫癥自愈方式
對于癥狀較輕的強迫癥,我們甚至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自愈;即使無法自愈,也可以有效緩解病情:
1. 系統(tǒng)脫敏
強迫癥患者可以有意識地鍛煉自己在細節(jié)方面的寬容度。先學會放松的方法,然后由到易難列出強迫性行為的次數(shù)和激怒情境,再對每種情境下的強迫行為逐漸進行放松脫敏。比如洗手癖,應(yīng)一步一步減少洗手時間,增加臟污的刺激量,依次執(zhí)行下去。
2. 聽其自然
這種方法主要在于減輕和放松精神壓力,任何事情聽其自然,該咋辦咋辦,做完不再想它,不再評價它。如果總懷疑東西忘記帶,那就告訴自己不要帶;如果擔心門沒鎖,那就告訴自己不鎖也沒關(guān)系;如果東西亂著,那就隨他亂著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來克服由此帶來的焦慮感,等待癥狀慢慢好轉(zhuǎn)。
3. 刨根究底
根據(jù)精神分析學說,讓患者意識到造成心理疾病的正真原因,有助于癥狀的消除,所以強迫癥患者可以依靠自己、親人或者專業(yè)的心理醫(yī)生,探究可能造成強迫癥的創(chuàng)傷性事件。
4. 當頭喝棒
強迫癥患者在開始進行強迫性思維時,要學會對自己大聲喊“?!?,不要任由自己被強迫性思維所支配。
強迫癥的專業(yè)治療
如果強迫癥患者在自我治療的過程中遇到困難,自己沒辦法拯救自己,請不要忘了尋求專業(yè)幫助。
一、西醫(yī)心理、藥物治療
在西醫(yī)治療中,強迫癥的治療主要依賴于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。
心理治療的療效與病情特點有關(guān),與治療師的專業(yè)水平有關(guān),而且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取到效果,因此,病情不重的患者,可以尋找好的心理治療師采取心理治療為主的治療方法。
如果處于強迫癥的急性期,癥狀嚴重,就應(yīng)盡早進行藥物治療。氟西汀、氟伏沙明、舍曲林、帕羅西汀、西酞普蘭、氯米帕明為最常用的藥物。但療效不佳者,需要進行強化治療,聯(lián)合用藥包括氯硝西泮、吲哚洛爾、利培酮(合并抽動障礙)、阿立哌唑等。
二、中醫(yī)治療
中醫(yī)治療強迫癥需辨證治之:
1、陰虛火旺型強迫癥
【主癥】強迫意向比較明顯,同時有煩躁少寐、口干咽燥、頭暈?zāi)垦?、手足心熱、潮熱盜汗、耳鳴或腰酸背痛情況。
【治法】治療時以滋陰降火為原則。
【方藥】選擇知母、黃柏、熟地黃、山茱萸、牡丹皮、山藥、茯苓、澤瀉等中藥材可達到治療效果。
2、氣血兩虛強迫癥主證
【主癥】強迫觀念為主,伴面色蒼白、頭暈?zāi)垦?、體倦法力、氣短聲低癥狀。
【治法】中醫(yī)治療時以益氣補血為原則。
【方藥】選擇太子參、山藥、白術(shù)、生黃芪、麥冬、黃芪、黃精、雞血藤等中藥材可達到治療效果。
3、心虛膽怯強迫癥
【主癥】患者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不恰當或不必要的想法,并引起緊張不安,同時伴心悸、驚惕易恐、坐臥不安、少寐多夢等癥狀。
【治法】治療時應(yīng)以“益氣鎮(zhèn)驚,安神定志”為原則。
【方藥】選擇茯苓、茯神、遠志、人參、龍齒、石菖蒲可有治療效果。中醫(yī)方中,人參益氣,龍齒鎮(zhèn)驚為主,配茯苓、茯神、石菖蒲補氣益膽安神,共奏益氣鎮(zhèn)驚、安神定志之功效。
4、水氣凌心型強迫癥
【主癥】患者身上反映的多為強迫性念頭,伴心悸、渴不欲飲、小便短少,偶有下肢浮腫、形寒肢冷,伴有眩暈、舌淡苔滑、脈弦滑或沉細面滑。
【治法】治療要以“溫陽、化飲、利水”為原則。
【方藥】選擇茯苓、桂枝、白術(shù)、豬苓、法半夏、澤瀉、沉香、大腹皮、白芍、沉香、補骨脂、干姜等。
5、心陽不振強迫癥
【主癥】以強迫性動作為主要表現(xiàn),同時伴有面色蒼白、形寒肢冷、胸悶氣短情況。
【治法】中醫(yī)治療時宜補陽之不足。
【方藥】可用黨參、黃芪、茯苓、炙甘草、大棗、桂枝、桂心、細辛、半夏、白芍、當歸、麥冬進行治療。方中黨參、黃芪、炙甘草補氣;桂枝、桂心、茯苓、半夏健脾化痰;當歸、麥冬、白芍補血養(yǎng)心;生姜、大棗調(diào)和營衛(wèi),共湊溫心陽、補心血、健脾安神之功。
6、強迫性癥狀
【主癥】多為強迫性行為,并伴心悸時發(fā)時止、受驚易作、胸悶煩躁、失眠多夢、口干苦、大便秘結(jié)、小便短赤情況,可診斷為痰火擾心型強迫癥。
【治法】治療應(yīng)以“清心豁痰、鎮(zhèn)心滌痰、清肝瀉火”為原則。
【方藥】生鐵落、天門冬、麥門冬、膽星、連翹心、鉤藤、遠志、石菖蒲、玄參、朱茯神、丹參、大黃、黃芩、黃連、知母等中藥可對癥選擇施治。
需要注意的是,目前為止,中醫(yī)中藥在治療強迫癥方面尚未有被世界所公認的有效方法,它通常只是作為輔助治療,而不推薦為主要治療方法。
三、外科手術(shù)治療
當各種自我緩解,心理治療,藥物治療,中醫(yī)治療等均沒辦法緩解時,患者可以嘗試采用外科手術(shù)治療。外科手術(shù)主要由神經(jīng)外科醫(yī)生進行手術(shù),往患者腦內(nèi)植入腦深部電刺激(也叫腦起搏器,或DBS)。這是一種無損傷的治療,這種治療大約有一半的人能緩解強迫癥狀和焦慮抑郁癥狀。
專家觀點
強迫癥的發(fā)生與社會環(huán)境、心理、個性、遺傳、神經(jīng)內(nèi)分泌等因素有關(guān)。一般來說,性格好強的人更容易強迫自己,嚴格克制自己,給自己制定很多規(guī)矩,這樣雖然可以提高個人行動力,但過度的要求也會增加自己的心理壓力,破壞好的情緒,所以也更容易患上強迫癥。
如果我們想要預防強迫癥,就必須給自己創(chuàng)建一個和諧的生活環(huán)境,不要過分苛求,學會放松,重視人與人的溝通理解,在生活中尋找人生的雷區(qū)和價值,讓自己一天天充實起來。如果生活充實兒快樂,強迫癥還能輕易靠近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