腱鞘炎因發(fā)病部位不同癥狀也各異,臨床上常見的有腕部的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、屈指肌腱腱鞘炎以及足底的屈趾肌腱腱鞘炎等。
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是出現在腕部拇指一側的骨突(橈骨莖突)處,表現為骨突周圍有明顯的疼痛和拇指活動受阻,局部壓痛。自我檢查時可把拇指緊握在其他四指內,并向腕的內側做屈腕活動,則橈骨莖突處出現劇烈疼痛。
屈指肌腱腱鞘炎多發(fā)生于拇指與中指的手掌面,清晨醒來時特別明顯,患指表現為屈伸功能障礙,疼痛有時向腕部放射,指關節(jié)屈曲處有壓痛,并可觸到增厚的腱鞘、狀如豌豆大小的結節(jié)。當彎曲患指時,突然停留在半彎曲位,手指既不能伸直,又不能屈曲,像被突然“卡”住一樣,用另一手協助扳動后,手指又能活動,產生像扳槍栓樣的動作及彈響,所以又被稱為“扳機指”或“彈響指。
足底屈趾腱鞘炎多因穿高跟鞋的狀態(tài)下長久地站立和行走而導致。身體的重心前移,全身的重力都集中在足底的前部,久而久之,腱鞘和肌腱間摩擦、炎癥滲出等誘發(fā)腱鞘狹窄或炎癥。
1、疼痛
多數不能明確指出疼痛的部位,只訴關節(jié)“別扭”,運動時關節(jié)內酸脹或發(fā)不出力的感覺。有時感到條帶狀疼痛。
2、局部的腫脹
發(fā)病肌腱會有條索狀隆起,程度不一。
3、功能障礙
發(fā)生于上肢手腕部的腱鞘炎多影響隊員發(fā)力,有時擊球時會出現動作變形,發(fā)生于足踝部的腱鞘炎在運動步伐時會感到疼痛而影響動作。腱鞘是包繞肌腱的鞘狀結構。外層為纖維組織,附著在骨及鄰近的組織上,起到固定及保護肌腱的作用。內層為滑膜可滋養(yǎng)肌腱,并分泌滑液有利于肌腱的滑動。由于反復過度摩擦,引起肌腱及腱鞘發(fā)生炎癥、水腫、纖維鞘壁增厚形成狹窄環(huán),肌腱的纖維化和增粗造成肌腱在鞘管內滑動困難,就是狹窄性腱鞘炎。
腱鞘炎在指、趾、腕、踝等部均可發(fā)生,但以橈骨莖突部和第一掌骨頭部最為常見。由于腱鞘積勞損傷而發(fā)生纖維變性,使腱鞘變厚,引起鞘管狹窄,肌腱在鞘管內活動受到限制,所以稱為腱鞘炎。腱鞘炎的一般癥狀大體如下:
1、患者屈指不便,尤以早晨最為明顯,但活動幾下即見有好轉。
2、局部有壓痛和硬結。
3、嚴重時可產生彈響,患指屈而難伸或伸而不能屈。
4、在橈骨莖突處有疼痛、壓痛和局部性腫脹,有時可觸及硬塊。
5、指活動困難,以早晨較為明顯,偶爾有彈響。
[收起]